一位太平街原住民眼中,关于他脚下这片土地的变迁史
有些东西变了,有些东西依旧存在,有些东西在变坏,有些东西在变好。
夜幕低垂,位于城市中心地带的太平老街依旧夜如白昼。五颜六色的霓虹招牌从街道两旁伸展出来,与人来人往的人头攒动一起,眼花缭乱地构成了视野的全部。整个街区沿主街有经营门店近百家,多以贩卖小吃、文化产品为主。来此打卡游玩的游客也定然想不到这条商业主街除了商店外,其实还住着居民。
谭伯在太平老街住了四十三年了。1979年6月1日,谭伯入职长沙市糖酒副食品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为「副食品公司」)。彼时的副食品公司就位于现在的太平街167号,公司和职工宿舍同在一栋楼,谭伯也就此定居在了太平街167号。
「现在没几个比我更知道这栋楼、这条街历史的人了。」谈起过往,谈起这栋生活了四十几年的楼房,年近七十的谭伯如数家珍,甚至于每个变化发生的时间节点都记得一清二楚。「要先从这栋楼说起」。
文夕大火后,重建的太平街167号最初是一位姓肖的资本家的私有财产。解放战争后,收归国有,由国有的房产集团统一管理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,副食品公司租下了这栋楼作为办公场所及职工宿舍。
「之前的房子都是木质结构」,到了1982年,楼房老旧,存在安全隐患,只能推倒夷平,重新修建,之后才有了现在青砖白瓦的模样。八九十年代的副食品公司效益很好,业务范围涵盖了整个湖南省的糖酒贩卖以及其他副食品的销售,一天的营业额能达两百万。响应当时「广积粮」的政策,公司「每年还要向国家储存两千五百吨糖」。
那个年代也正是迪斯科风靡的时代,穿着喇叭裤留着烫发头,下班后扛着录音机就去跳舞。单位也会组织职工参加舞蹈比赛,从上上下下两千多人中分出个第一第二来。「所以我现在不会去跳广场舞了,之前都跳腻了。」
再往后走,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,副食品公司进行国有企业改制,将土地从国家手中购入,转为私有企业,自主经营,自负盈亏。而市场化以后,大量企业、个体户涌入市场,副食品公司竞争力减弱,蛋糕越来越小。加之改制以来,副食品公司不仅要缴纳所得税,还需负担职工的工资、退休职工的养老、公费医疗、福利分房等,逐渐变小的蛋糕要分成三份,留给企业的利润也不多了。于是在世纪之交,副食品公司为还银行贷款,将太平街的门户租给了长沙市商业银行(现更名为长沙银行)。五年后,又转租给一个鞋子批发商。
二十一世纪以降,对于历史文化的保护愈发重视。2005年,长沙市公布了《长沙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》,太平街被列为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。与「文化」稍显格格不入的鞋子批发商在太平街扎根了十一年后悄然离场。2014年前后,前行集团董事长吴阔先生在此建立了一座独立的公益性艺术机构——前行美术馆。
「八年多时间,我前前后后见了好多艺术家呢!」谭伯现在是前行美术馆的安全员,上下班只用爬几阶楼梯,「婆婆一摇铃我就上去吃饭」。
从这栋楼的历史能大致还原出整条街的变迁,谭伯仍要带着我走一遍老街。谭伯身体还很硬朗,步子和年轻人相比依旧不算慢,我们花了二十几分钟走了个来回。一边走,谭伯一边给我指哪家店子之前是做什么的,从太平老街北门进来,左手边依次是蔬菜公司、理发店、种子公司、肉食公司、南食店、弹簧公司……当初这些店子全是归国家所有。除此之外,位于核心地段的太平街也是当时有名的商业街,街道被小摊小贩占领,过往的顾客摩肩接踵,「过去三十分钟都走不到头」。
定位为历史文化街后,太平街开始了二十几年的有机更新,每年都有新店铺装修,也有老店铺搬走,「有个店铺刚花了三十万装修,第二天又交给了房东」。
左图:太平街90年代末街况
右图:太平街2004年街况
图源:抖音网友@长沙Cook
踏上青石板路,走完整条街,还是会让人忍不住探寻更远处的历史。自战国时期长沙有城池开始,太平街就是古城的核心地带,历经2000年没有改变。到了清代,清嘉庆三十三年(1818年)的《善化县志》中,太平街历史街区内的城市格局基本已经定型,今天的太平历史文化街保留了清朝初年的格局,比较完整和真实地反映了清末民初的长沙风貌。太平街作为长沙古城保留原有街巷格局最完整的一条街,鱼骨状街区200年未变,全长375米,以太平街为主线,有金线街、孚嘉巷(古称“胡家巷”)、马家巷在其西,以及太傅里、太平里和西牌楼在其东。
而这三百多米的街道,藏着两千多年深而沉的文脉。长沙城有着「屈贾之乡」的美誉,而现在街区里的太傅里就是屈原和贾谊曾经的居所之地。辛亥革命期间的「共进会」旧址和「四正社」旧址也在此。「原先宜春园戏台在更南边,没这么大,现在搬到西牌楼这边了」,「逢年过节还会唱唱戏,热闹得很」。
太平街的建筑一直以小青瓦、坡屋顶、白瓦脊、马头墙、木门窗为其独有特色,我试图向谭伯探究这些形成的渊源,谭伯对我说,「这些建筑大部分都是现代还原仿造的」。1938年,一把火烧红了长沙的半边天,也把这些民居、店铺烧成了断壁残垣,「三天三夜,基本上都没了」。
「这条街原先是条麻石路,1970年修建湘江一桥时,把这些麻石全撬起来修桥去了」,之后被修成了水泥路、柏油路。2000年后才重新恢复为麻石路。「这些麻石都是福建来的」,「那两块牌坊也是福建来的」。
前行。
对话当天,我很早就来到了太平老街,望着太平街牌坊下不长的核酸队伍,想着时间还来得及,便站在了队伍的末尾。在队伍的行进过程中,我注意到了与路边车水马龙截然不同的另一种速度——三个四五十岁左右的大叔坐在三轮车上,分列在主路两边。三轮车不是现在常见的电动三轮车或电瓶三轮车,而是纯靠脚踩的人力三轮车,装置车厢前面都挂了一个久经使用的有些脏的塑料编织袋。大叔们穿着蓝大褂,偶尔和身边的人聊两句,更多的是无声地注视着过往人群。我讶异于还有这种工作的存在,我也有点担心,在现在这个年代,是否还有人找他们拉货,这些生意是否足以维持生计。
谭伯说,他们肯定会「一直有生意的」。太平街不允许运货的货车进入,沿街商户的桌椅、货物和垃圾运输都需要他们运输。「过去是拖板车,现在是三轮车了。」
听完这个回答一时间有些恍惚,一整天我都在寻找关于这条街变迁的答案,试图通过还原过往的痕迹来慰藉现在的浮躁。但历史这个东西本身没有主观色彩,它只是机械地发生着、记录着。有些东西变了,有些东西依旧存在,有些东西在变坏,有些东西在变好。
谭伯带我走街的途中,一位穿着橙色工装的环卫工人笑着跑过来拍了一下谭伯的屁股,两个人还小小的打闹了一番。过后我问谭伯,是否和这些环卫工人都相识,谭伯说,「这条街的基本上都认识,有话讲」,「那几个拖板车的我也都认识」。
「那这些商铺里的人你也都认识吗?」
「那不认识。78年后,人都变得灵泛(长沙方言,聪明的意思)了。」
上街前谭伯就兴致勃勃地对我说,「前面(牌坊下)那几棵树是进口树咧,法国梧桐呢!那都一百多岁了。」之后因为五一路拓宽,移掉了四五棵。「都没现在(路边)的樟树、桂花树好看。」
寻访手记:
项飙有个很有趣的比喻,他说中国人像蜂鸟,振动翅膀悬在空中,“中国整个社会都在悬浮着……一切现在发生的事情都是为了未来的某一目标。” 八十年往前走的人参与了从山脚往上走的征途,对现在山腰的位置比较满意;八十年代往后走的人生来就浮在了半山腰,试图往山顶飞,但又有很多东西坠着,前进艰难,于是试图从前辈们从山脚往上走的经验中学到什么。于是,我们梳理,沉淀,试图缓解焦虑现在怀念过往的症候。往后看,回到地面上看。